本圖集根據《城鎮供熱直埋熱水管道技術規程》(CJJ/T 81- 2013)對原圖集05R410進行修編。在保留原圖集框架結構的基礎上,對原圖集內容按照新規程的要求進行修訂和擴充。增加的主要內容為:直埋管道相關計算依照規程擴充至DN1200;直埋熱水管道設計流程圖;公稱直徑>DN500管道滿足局部穩定的最小計算壁厚表;按照典型地區代表城市直埋管道的最小保溫厚度;直埋管道系統典型布置工程示例;固定墩(固定支架)推力計算;直埋保溫管預熱安裝;典型閥門檢查室布置圖等。一些市場產品常用數據及常用設備及管件等資料以附錄型式給出供工程使用參考。 圖集適用于溫度不大于130℃、壓力不大于1.6MPa、管徑不大于1200mm工廠預制直埋管的敷設。圖集涵蓋的直埋敷設設計若干種常用狀態下必要的計算結果,大幅度簡化設計計算工作量。是新規程的具體應用及詳細解讀。同時本次修編在圖集使用及查閱的便利性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進。
17R410······1
目錄······5
編制說明······8
術語和符號······10
第一部分 設計說明······13
直埋熱水管道安裝方式特點及適用范圍······13
直埋熱水管道設計流程圖······14
直埋熱水管道設計計算說明······15
管道材質選用······17
第二部分 管道布置······18
直埋熱水管道與設施的凈距及最小覆土深度······18
Z形和II形補償管段的布置方式······19
管道的轉角處理示意圖······20
直埋管道分支的幾種布置方式······21
直埋管道系統布置圖······22
第三部分 常用設計數據······24
管道計算壁厚表······24
管道滿足局部穩定和徑向穩定的最小計算壁厚······26
管道常用壁厚表······27
管系中有錨固段存在時管道最小允許覆土深度······28
管道最小保溫厚度(哈爾濱)······29
管道最小保溫厚度(呼和浩特)······31
管道最小保溫厚度(北京)······33
管道最小保溫厚度(上海)······35
管道單位長度摩擦力(無地下水)······37
管道單位長度摩擦力(有地下水)修正值······39
管道屈服溫差、錨固段的最大允許循環溫差及L形彎管彈性臂長······41
錨固段內的軸向力······42
不滿足安定性條件的直管過渡段最大布置長度······43
直管過渡段最大及最小長度(△T~120°C )······45
直管過渡段最大及最小長度(△T~100°C )······47
直管過渡段最大及最小長度(△T~85°C )······49
直管段的最大熱伸長量(△T~120°C)······51
直管段的最大熱伸長量(△T~100°C)······53
直管段的最大熱伸長量(△T~85°C)······55
90°水平轉角管段lt及lcm的使用說明······57
90°水平轉角管段的過渡段最大及最小長度(△ T~120°C )······58
90°水平轉角管段的過渡段最大及最小長度(△T~100°C )······60
90°水平轉角管段的過渡段最大及最小長度( △T~85°C )······62
90°水平轉角管段循環工作狀態下的過渡段長度(△T~120°C)······64
90°水平轉角管段循環工作狀態下的過渡段長度(△T~100°C)······66
90°水平轉角管段循環工作狀態下的過渡段長度(△T~85°C)······68
90°水平轉角管段的最大平均計算臂長(△T~120°C)······70
90°水平轉角管段的最大平均計算臂長(△T~100°C)······72
90°水平轉角管段的最大平均計算臂長( △> T~85°C)······74
90°水平轉角管段兩側臂長無限制時彎頭的最小曲率半徑(△T~120°C )······76
90°水平轉角管段兩側臂長無限制時彎頭的最小曲率半徑(△T~100°C)······77
90°水平轉角管段兩側臂長無限制時彎頭的最小曲率半徑(△T~85°C)······78
第四部分 工程示例······79
直埋管道工程示例(一)······79
直埋管道工程示例(二)······81
固定墩(固定支架)布置形式······83
固定墩(固定支架)布置計算圖表······84
固定墩(固定支架)推力計算示例······85
直埋保溫管敞溝預熱計算示例······88
直埋保溫管覆土預熱計算示例······89
第五部分施工及安裝······90
直埋熱水管道設計施工說明······90
管道橫斷面圖(單管、雙管水平安裝)······96
管道橫斷面圖(加保護蓋板的單管、雙管水平安裝)······97
管道橫斷面尺寸表······98
彎頭附近膨脹區尺寸圖······99
直埋管道保護蓋板結構圖······100
直埋閥門和放氣井(單孔)······101
直埋閥門和放氣井(雙孔)······102
直埋閥門和放氣井結構圖(單孔)······103
直埋閥門和放氣井結構圖(雙孔)······104
閥門檢查室布置圖(DN200-DN1200)······105
典型閥門檢查室結構圖(DN300)······106
單波紋管補償器檢查室布置圖(DN200-DN1200)······107
典型單波紋管補償器檢查室結構圖(DN300)······108
雙波紋管補償器檢查室布置圖(DN200-DN1200)······109
典型雙波紋管補償器檢查室結構圖(DN500)······110
單套筒補償器檢查室布置圖(DN200-DN1200)······111
典型單套筒補償器檢查室結構圖(DN800)······112
雙套筒補償器檢查室布置圖(DN200-DN1200)······113
典型雙套筒補償器檢查室結構圖(DNI200)······114
吊裝孔蓋板、暗梁及套管洞口加強做法圖······115
管道膠圈穿墻密封套袖安裝圖······116
管道穿墻套管安裝圖(可調式)······117
檢查室人孔、爬梯、集水坑做法圖······118
檢查室中設置的泄水接管座和放氣閥······119
泄水主副井做法······120
直埋管道平行分支布置大樣圖······122
固定墩結構圖······124
固定墩結構尺寸表······127
井內固定支架結構圖······128
直埋管道監測系統的安裝······129
直埋管道接頭的安裝······130
附錄1 參考計算數據及示例······132
附錄1.1 無因次內力分布線算圖······132
附錄1.2 無因次內力分布線算圖使用方法······133
附錄1.3 無因次內力分布線算圖使用示例······134
附錄1.4 無因次熱伸長量線算圖······135
附錄1.5 無因次熱伸長量線算圖使用方法······136
附錄1.6 無因次熱伸長量線算圖使用示例······137
附錄1.7 90°水平轉角最小臂長布置長度及彎頭距穿墻處的距離······138
附錄1.8 彈性彎曲管的設計與布置(1°-15°彈性彎曲管的相關尺寸)······139
附錄1.9 彈性彎曲管的設計與布置(最小半徑Rp和12m直管的轉角)······140
附錄1.10 0°-15°有補償管段中的折角與補償裝置的最大允許距離······141
附錄1.11 16°-85°轉角的彎管與固定或補償裝置的最大允許距離······142
附錄1.12 異徑管的最大允許溫差和對應的最大允許長度······143
附錄2 常用直埋管道設備及管件······144
附錄2.1 常用直埋管道結構及規格······144
附錄2.2 直埋焊接閥門規格及尺寸······145
附錄2.3 波紋管補償器系列性能參數表······146
附錄2.4 套筒補償器系列性能參數表······147
附錄2.5 90°機制直埋彎頭系列尺寸表······148
附錄2.6 45°機制直埋彎頭系列尺寸表······149
附錄2.7 T型三通系列尺寸表······150
附錄2.8 跨越三通系列尺寸表······151
附錄2.9 變徑管系列尺寸表······153
附錄2.10 直埋固定支架系列尺寸表······154
附錄2.11 直埋波紋管(套筒)補償器安裝······155
附錄2.12 直埋管道焊制三通加固方案I······156
附錄2.13 直埋管道焊制三通加固方案II······157
附錄2.14 直埋管道焊制三通加固方案II尺寸表······158